首页 > 行业应用 > 机械行业>我国船舶行业

我国船舶行业



发布时间:2025-04-01 11:26:30    阅读量:774   作者:888集团官网首页网址

  机械行业内需受制于下游需求疲软与制造业外流。 研究显示, 2024 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整体(剔除消费类) CapEx 同比下降 9.64%, 2024M1~10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10.3%, 短期看制造业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改善仍不明显。机械行业作为下游的资本开支项, 2024 年板块整体出现了一定“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根据 Wind 中信行业分类, 2024Q1~3机械行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9.03%,利润同比增长 0.99%,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我们判断一方面是 2023 年原材料价格下行与汇✅率的利好影响在 2024 年边际弱化。 另一方面由于内需的疲软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地传导到机械产品销售的层面。作为应对, 部分机械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出海实现收入的结构性增长,同时通过控制费用“挤出”利润, 预计 2025 年在机械行业整体经营层面仍然存在一定压力。

  海外来看全球产业重构孕育的投资主线 年中美贸易摩擦后, 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下滑的同时对墨西哥□□□□、越南等国的进口依存度增加, 而墨西哥□□、越南等国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提升,墨西哥□□、越南等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转口贸易国”与“贴标工厂”的角色。而从各国陆续推出的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来看, 2025 年中国㊣制造绕道出海的道路可能被进一步封堵, 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层次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一方面发达国家继续重视供应链安全,推动海外供应链多元化, 进一步封堵“转口贸易”, 另一方面各个新兴经济体主动追求✅工业化。我们认为未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中低端制造环节涌入更多的新型国家(以东盟国家□□□□、印度□□、墨西㊣哥等国家为代表) 。全球产业重构深化带来的产能扩张与产能转移催生更多新的资本开支,进而继续拉动中国设备出海需求。

  由于制造㊣业投资□□、地产投资等方面表现较弱且拐点尚不明确, 叠加美国持续加大对华科技限制力度, 我们建议在内需偏弱的情况下审慎地选择“自主可控” 与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 的✅细分方向。其中, “自主可控” 方向建议关㊣注仪器仪表□□□□、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等有“卡脖子”情况的子行业,“边际改善” 方向建议关注受益于海上风电放量预期的关键零部件环节。 同时,逆国内周期调节宏观政策加码,经济“托底”效果良好,也可能带来一些“主题性顺周期”的投资机会。

  由于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建议关注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强壁垒的产业机械制造业前景分析,以及全球产能扩张我国船舶行业□□□、 产业转移过程中制造业资本开支增加带来的投资机会。其中, 我们选择需㊣求确定性强且中国份额超 70%的船舶产业作为出海方向的“强壁垒” 主题; 传✅统工✅业品㊣如注塑✅机□□□、轮胎模具□□□、 阀门叉车□□□□、 高机□□□□、 土✅方设备□□□□、 金属工具等作为“全球产✅业链重构” 主题下的关注板块。

  另一个重要的投资主线是独立于内外需㊣的科技创新条线。 我们建议关注两㊣大㊣方向。第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创新”方向;第二,以消费电子软硬件创新为代表的“3C㊣ 创新”方向。 人形机器人和 3C 创新的成长逻辑主要依赖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而非传统内外需驱动。 随着 2025 年Tesla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3C 创新驱动硬件需求复苏, 相关零部件与设备环节有望率先受益。

  出海方向受益于强壁垒㊣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标的: 中㊣国船舶□□、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山推股份□□□、恒立液压□□、浙江鼎力□□□、伊之密□□□、 豪迈㊣㊣科技□□、 安徽合力□□□、纽威股份□□□□、巨星科技㊣等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出现较大系统性风险;外部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全㊣球贸易摩擦㊣风险无法预判;自主可控逻辑产品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科技创新进展不及预期( 诚通证券 范云浩)



上一篇:国内航空公司列表
下一篇: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CLOSE